濃縮驅油劑是一種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學制劑,在石油開采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。
表面活性劑:是濃縮驅油劑的主要成分之一,如磺酸鹽型、羧酸鹽型、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等。它們能夠降低油水界面張力,使原油更容易從巖石表面脫離并被驅替出來。
聚合物:常見的有聚丙烯酰胺等。聚合物可以增加驅油劑的黏度,改善驅油劑在油藏中的流度比,提高波及效率,使驅油劑能夠更均勻地驅替原油。
堿:例如氫氧化鈉、碳酸鈉等。堿可以與原油中的酸性成分發(fā)生反應,生成表面活性物質,進一步降低界面張力,同時還能改變巖石表面的潤濕性,使巖石表面更有利于水驅油。
助劑:包括助表面活性劑、鹽類等。助表面活性劑可以增強表面活性劑的性能,鹽類則可以調(diào)節(jié)溶液的離子強度,影響表面活性劑的活性和聚合物的黏度。
根據(jù)其主要成分和作用機理,濃縮驅油劑可分為表面活性劑型、聚合物型、堿 - 表面活性劑 - 聚合物(ASP)三元復合驅油劑等多種類型。

降低界面張力:表面活性劑吸附在油水界面上,使界面張力大幅降低,減少了原油在巖石孔隙中的附著力,使原油能夠更輕易地被驅油劑推動。
改善流度比:聚合物增加了驅油劑的黏度,使其在油藏中的流動速度更加均勻,避免了驅油劑過早地突破油層,提高了驅油劑對油層的波及范圍。
改變巖石表面潤濕性:堿和表面活性劑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巖石表面從親油狀態(tài)轉變?yōu)橛H水狀態(tài),這樣水就能夠更好地在巖石孔隙中流動,將原油驅替出來。
高效性:能夠顯著提高原油的采收率,一般可使采收率提高 20% - 40% 左右。
適應性強:可以根據(jù)不同油藏的地質條件和原油性質,通過調(diào)整配方來設計出適合特定油藏的濃縮驅油劑。
環(huán)保性較好:與一些傳統(tǒng)的驅油方法相比,濃縮驅油劑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,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相對較小,且部分成分可以生物降解。
成本效益:雖然濃縮驅油劑的研發(fā)和生產(chǎn)成本較高,但由于其能夠大幅提高原油產(chǎn)量,從整體上看具有較好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